通知公告

首页 > 健康保健

健康保健

秋冬季节,谨防诺如病毒感染

发布时间:2023-10-31 17:18:36

诺如病毒胃肠炎全年均可发生,一般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人群普遍易感,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要保持手卫生;注意饮食饮水卫生;病人应尽量居家隔离,避免传染他人;做好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一、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诺如病毒具有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外环境抵抗力强等特点,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相对封闭环境引起胃肠炎暴发。

二、传播途径和传染源

诺如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有三种:通过食物传播、通过饮用水传播以及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其中,人通过摄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饮用水而感染,感染者通过粪便或呕吐物排出病毒污染环境,进而又造成食物和饮水被广泛污染的途径是诺如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

三、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食品容易被诺如病毒污染

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品种类繁多,以双壳贝类(如牡蛎、贻贝、扇贝等)、生的或者是未经彻底加热的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如菠菜、生菜和各种芽菜等)以及浆果(包括草莓、蓝莓、树莓等)最为常见,其次为即食肉制品、乳制品、沙拉和焙烤食品。

、症状表现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为12~72小时,通常为24~48小时。常见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有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以腹泻居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

、如何预防

(一)家庭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喝生水,饮用煮沸的开水或选择卫生合格的桶装水,生吃瓜果要洗净,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必须充分加热煮熟后再吃。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传播的最有效措施,饭前、便后、加工食物之前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不能代替洗手。加强体育锻炼,均衡饮食,提高身体抵抗力。在高发季节,减少外出聚会和参加大型活动,尽量少去人多且环境封闭的场所。

(二)托幼机构和学校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1.及时发现和规范管理病例。托幼机构和学校应做好学生健康管理,严格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登记查因等工作。一旦发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病例,要及时就医并隔离管理。发现病例异常增多时,立即向当地疾控机构及相关行政部门报告。

2.加强饮水和食品卫生的管理。提供安全饮用水,做好饮用水管理,对饮用水供水管网的破损、渗漏情况等进行排查,对二次供水设施定期清洗、消毒,做好饮用水水质检测,确保供水安全。做好食品原料和加工环节的监管,注意生熟分开,彻底煮熟煮透。

3.加强厨工、保育员等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托幼机构和学校应对厨工、保育员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出现腹泻、呕吐、恶心等肠道传染病相关症状时,应立即暂停工作,及时就医,杜绝带病上班。制作食物和配餐过程中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4.做好环境清洁消毒。对校区/园区公共场所(如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卫生间等)进行定期清洁与通风,对重点部位(如门把手、楼梯扶手、水龙头、便器按钮、电梯按钮、上下床扶手等)进行定期清洁与消毒。

5.科学规范处理呕吐物。发现病例的呕吐物和粪便,应由经过规范培训的人员按照相关操作指引规范处理。重点对被呕吐物、粪便等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等进行消毒。

6.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开展诺如病毒防控知识宣教,养成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的良好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