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A)
唐卫健案字〔2023〕41号
九三学社唐山市委:
您提出的“建议一键帮扶就医平台解决失能半失能老人就医难题”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合理规划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医院远程医疗发展,拓展互联网+医疗应用服务,改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医疗健康需求。
一、推动远程诊疗助力双向转诊工作
一是以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为试点,积极推动远程诊疗、双向转诊工作落实落地。建设包括远程诊断服务平台(影像云、病理云、心电云)、分级诊疗协作平台、双向转诊协作平台、远程会诊云平台、其他辅助远程云平台,已有204家单位完成联网。实现了医联体内部患者病历信息共享、影像资料实时传输以及专家面对面网络会诊,患者在家门口就享受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充分发挥三级医院专业技术优势及带动作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强化基层卫生机构能力,着力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二是接入省级远程诊室建设网络。按照省级统一安排部署,在滦州市、滦南县、乐亭县、迁西县、玉田县、遵化市、迁安市7个县(市),每个县统筹建设15个远程诊室,其中3个建在县级医疗机构,12个建在乡镇卫生院。目前,7个县(市)的远程诊室已建设完成。
二、拓展互联网+便民服务
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拓展服务模式,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通过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支付宝小程序、互联网医院等方式,普遍开通分时段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检验检查结果查询、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线上便民服务,不断提高便民惠民服务效率,加强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
三、推广互联网医院建设
到2025年底,建成市人民医院、市第二医院、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等5家互联网医院,针对不同病种,探索健康管理服务路径,提供院内院外一体化的连续健康管理服务,加强医学影像、病理、心电等资源合理配置、整合利用,开展远程阅片、专家指导、报告回传等形式的远程会诊,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拓展“互联网+”服务内容,建设医疗机构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线上就医服务。
四、坚持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
强力推进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合作领域由从全面合作向专科专病领域拓展,组建专科联盟,京津唐三地医疗合作更加区域化、专业化和精准化。二、三级医院与京津知名医院通过医联体、专科联盟等方式开展合作,在口腔、骨科、妇产科、儿科、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医各科等方面与京津优质医疗资源建立合作关系。截至目前,我市39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北京优质医疗资源签订协议85个。互认检验项目达43项,92所医疗机构加入医学影像质量共享名单,覆盖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切实推动了我市医疗机构医学检验质量整体管理水平,进一步方便群众享受两地优质医疗服务。
今后,我委将秉承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深入优化远程医疗服务工作,改善医疗诊疗环境,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让更多的群众享受“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便利,全力推进全民健康。
唐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