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 政民互动 > 建议提案

建议提案

对唐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206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8-27 15:07:18

                                                         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A

                                                         唐卫健议字〔202426

                                  

张建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市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以信息化为支撑,推进便民服务更便捷。一是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广多模式、分时段、精准化预约诊疗服务。通过窗口预约、电话预约、诊间预约、微信预约、出院预约、自助机预约、分时段预约诊疗服务,可提前一至三十天预约。目前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均已实现预约诊疗模式,预约时间段精准至30分钟,其中三级综合医院预约诊疗率已超过70%;二是持续推进医联体内预约。三级医院向基层成员单位预留10%号源,同时在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名医工作室,提升服务连续性;三是优化预约诊疗平台。患者在手机上关注医院公众号即可实现实名制预约挂号、退号、缴费等功能,极大缩短了就诊等候时间。四是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目前我市已有5家三级医院开通互联网医院,患者通过登录互联网医院,实现足不出户即可对话三级医院知名专家,为工作日出门不便的上班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五是推进预住院服务。唐山市人民医院为“预住院”试点医院,截至目前,该院乳腺科和胸外科18个病种可办理预住院,办理有效预住院235人次,共节省住院费用25935.05元,减少住院日420.29天,人均减少1.79日;节省医保统筹支出12165元。

二、以精确化为引领,推动为民服务更温馨。一是推动医院成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市工人医院在门诊大厅设置专门区域,抽调门急诊事业部、医务处、医保科和行风办集中办公,为患者一站式办理审批盖章、信息查询、政策咨询和投诉等问题,真正实现精准服务,“以患者为中心,让患者少跑路”。二是开设“无节假日门诊”“早间门诊”。节假日、双休日为市民提供精细化多专科的普通门诊和专家、专病门诊服务。同时挂号处、采血室等科室提前上班,窗口科室高峰期全部打开,减少排队时间的同时,为群众就医提供多时段选择。三是三级综合医院实行门诊出诊高峰支援制度。利用信息系统随时关注出诊医生诊疗信息,精准预测医生等候时间,一旦出现门诊患者滞留现象,立即联系相关科室增派医生出诊,实行高峰期支援制度,缩短患者候诊时间。四是完善多学科诊疗制度,推进专病门诊建设。我市15家三级医院目前已全部开展多学科综合门诊,重点建设帕金森、垂体瘤、小结节、肿瘤、眩晕、睡眠呼吸障碍等需多科室联合出诊的MDT综合门诊,持续推进PICC护理、伤口造口等需要专业护士操作的护理门诊建,真正实现“患者不动医师动”,目前全市15所三级医院共有225个专科出诊409个专病门诊。

三、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惠民政策更到位。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远程会诊、转诊规范化运行,构建上通下联的多通道疑难重症医疗援助体系,有效缓解群众“看疑难重症难”的问题。以需求为导向,不断织密疑难重症医疗援助体系服务网,市中心区三级医院与北京、天津、广州等地多家知名医院建立多领域、多专业、多学科合作关系,开通疑难重症远程会诊平台和转诊绿色通道,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减少患者跨区域就医。坚持向上连接,向下畅通,以救助体系之“通”,解基层群众就医之“痛”。以市工人医院医联体远程会诊平台为基础,加快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步伐,推动市中心区8家三级公立医院会诊平台对接,将48家县区级医院纳入平台,实现医疗援助信息网络对接范围的全覆盖。截至目前,各县区医院均实现了与市级8家三级公立医院“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远程会诊,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初步实现了“大病不出市、疑难重症有救治”的目标。今年以来,全市完成远程会诊、转诊病例1684例,其中市内会诊679例、京津会诊1005例,打通优质医疗资源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四、以改善就医环境为抓手,推动利民措施暖民心。一是进一步提升医疗保障服务水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医疗机构窗口改造工作,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环境,优化群众就医体验。在保留门诊原有窗口功能的基础上,拆除挂号窗口、收费窗口、药房窗口等玻璃围挡,实现拆除“硬隔离”、服务“零距离”,提升群众就医感受。二是积极延广度、拓深度、提温度。提升医疗服务内涵建设,各医疗机构在门诊大厅等位置放置自助机,为患者提供挂号、建卡、缴费、充值、查询、预约、满意度调查服务,增设导诊咨询台、挂号处、收费处及便民箱,为行动不便的患者免费提供平车、轮椅服务。三是积极探索非急救转运服务。成立优护送医疗转运服务平台,市民通过拨打“967120”即可直接呼叫非急救转送服务的专业车辆上门服务,且价格公开透明、服务专业规范。平台试运营以来,已累计接听电话500余个,完成转送任务300余次,受到了医护人员和病患的广泛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四是改善就诊环境。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实现门诊就诊“一人一诊室”,各诊区设分诊导诊台,保证良好的就诊秩序。唐山市工人医院、唐山市人民医院推进“智慧停车”服务,对院内车位和车辆进行智能化管理,建设立体停车场,指导闲置车位错时停车,为患者营造人性化的就医环境。

下步,我委将加大对市级医疗机构的投入保障力度,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壮大人才队伍,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



             唐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