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A)
唐卫健案字〔2024〕62号
闫振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我市乡村慢性病管理能力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市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以党的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导,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和委党组决策部署,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谋发展,着力构建优质高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用心用力用情优化提升群众基层就医“优体验”“获得感”。
一、不断优化和壮大农村医疗卫生队伍。一是多元化引进人才。扎实推动《唐山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工作方案(试行)》落地落实,巩固提升滦州市、海港经济开发区试点经验,创新县级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统筹管理,扎实推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人才一体化招录、一体化配置管理,引导专业人才向基层流动。完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业务考核和激励机制,实施大学生专项招聘计划,2024年全市共招聘16名大学生乡村医生,给予编制保障。二是科学化使用人才。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一体化管理,推动人才双向流动。以县为单位,每5年动态调整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总量,盘活用好存量编制。乡镇卫生院用于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编制不得低于编制总额的90%。市县进行乡镇卫生院人员招聘时,新聘入编人数的30%以上专项用于乡村医生岗位。统筹县域内医疗卫生人才资源,建立健全向乡村派驻医务人员工作机制。三是制度化提升人才。适当提高乡镇卫生院的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对在乡镇卫生院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聘用条件下,可通过“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聘用至相应岗位,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逐步将纳入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执业(助理)医师纳入乡镇卫生院职称评聘。拓宽乡村医生发展空间,同等条件下乡镇卫生院优先聘用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
二、定期举行系统化培训,提升专业化水平,定期考核。一是借助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组织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线上培训和实操培训。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累计131名骨干医师、430名管理人员、462名护士参加了线上理论培训与线下实操培训。二是坚持顶层设计,开通“唐山卫健线上大学”,发挥规培基地和三级医院师资优势,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科医生进行线上培训,累计培训20000余人次。三是积极组建了涵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3个小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医防融合项目、基层人才能力提升项目、“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创建等5个项目、350余人组成的市级专家库,负责各项目的业务指导、督导、培训等工作。
三、定期举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义诊宣教。一是大力开展名医基层工作室建设。在医共体上级医院和专家指导下,42家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中医科、神经内科、心内科、内分泌科、骨科等名医基层工作室。专家(团队)每月不少于两次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带教、查房,满足了百姓不出乡镇就能享受到二级以上医院的医疗服务,两年来,已有4万余名群众受益。二是开展义诊宣教。联合“幸福唐山”APP,线上预约、线下义诊,各地就预约情况有针对性的安排义诊活动共18296人次。依托“世界家庭医生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全市共发放宣传资料16万余份,张贴宣传画报、条幅2734余条。
四、加快以区域医疗中心为主体的真正医联体建设。目前,我市10个县(市、区)共组建全覆盖县域内186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18个,整合组建82个心电、影像、检验等资源共享中心,搭建起县级智慧医疗服务平台,为基层群众提供上下转诊、远程会诊等同质化服务。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引进专业技术人才3788人,医共体内实现人员培训、人才交流使用累计达1670余人次。县级医疗机构派驻医师进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累计达5014人次,累计开展巡回义诊17.28万余人次。2023年,滦州市、迁安市获评省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示范县。滦州市将“流动CT检查室”搬到镇村一线,开展定期化、高频率、高质量的医共体内巡回义诊;迁安市组建健康服务管理团队184个,以高血压和糖尿病为突破口,逐步建立防、治、管、教“四位一体”的县乡村三级医防融合服务模式。今年一季度,全市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达84.43%,县域就诊率达86.34%,均位列全省前列,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数比2023年同期提高82.7%,基层群众获得感明显提升,“大病不出县”的分级诊疗目标逐步实现。
五、取消村卫生室承包,由乡镇卫生院下派高年资医师下沉到村卫生室,定期人员轮换。一是巩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工作。对进入集体产权村卫生室服务的乡村医生由县级卫生健康部门统一招录、乡镇卫生院统一聘用并签订劳动合同、缴纳养老保险,村卫生室作为乡镇卫生院派出机构与乡镇卫生院实行一体化管理,目前我市192家乡镇卫生院,4660所村卫生室,4869名乡村医生全部实施了人员、工资、财务、药械、业务、管理、准入退出、培训教育、绩效考核、奖惩等“十统一”管理。二是落实县域巡回医疗和派驻服务工作。根据乡村形态变化和人口迁徙流动情况,因地制宜合理配置乡村两级医疗卫生资源,宜乡则乡、宜村则村,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单体规模和服务辐射能力,从注重机构全覆盖转向更加注重服务全覆盖。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309个行政村常住人口数小于500人,采取合建、巡回医疗或卫生院派驻服务等方式实现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有效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现“头痛脑热在乡、村解决”。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
下步,我市将继续采取多种方式加大群众的宣传力度,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引导群众充分利用巡回医疗等服务提高健康水平,保持村级卫生服务全覆盖,实现“头痛脑热在乡、村解决”。我市也将积极完善激励机制,为广泛开展县域巡回医疗和派驻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实现“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的目标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唐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