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A)
唐卫案字〔2025〕38号
刘冬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积极扶持民办托育机构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三孩”政策实施和家庭育儿需求增长,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民办托育机构作为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在扩大资源供给、满足多样化需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受限于运营成本高、政策支持不足、社会信任度低等因素,其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普惠可及”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需通过政策扶持、资源整合、质量提升、社会协同等举措,推动民办托育机构健康发展。
一、主要举措与成效
(一)健全托育服务职业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培训载体建设。鼓励支持技工院校和培训机构开设托育相关专业,目前,唐山劳动技师学院、河北机车技师学院、唐山市技师学院等8家院校已开设幼儿教育、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60余家民办培训机构开设保育员、育婴员等相关课程,有效弥补了院校教育外的技能提升需求。二是开展托育职业技能培训。依托毗邻京津的独特区位优势,精准对接京津市场需求,面向六类重点人员,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并依规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2020年以来,累计培训培养育婴员17782人次、保育员5682人次,覆盖从初级到高级的技能层次。三是加强技工院校招生工作。指导技工院校加大幼教专业招生宣传,稳定招生规模,目前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3623名学生在读。截至2024年底,技工院校已培养2182名幼儿教育毕业生,为托育机构输送大量专业人才。
(二)加大托育机构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服务供给优化升级。我市印发了《唐山市托育服务设施配建办法》,要求新建居住区按照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托育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已建成住宅小区,未配建托育服务设施或者托育服务设施未达到规划标准的,要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按照每百户不低于15平方米的标准逐步配齐婴幼儿照护服务场地。二是加大财政投入。与发改、教育、财政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唐山市婴幼儿照护服务财政奖补支持办法实施细则》,对符合条件的民办普惠性托育机构(含幼儿园开办托班)给予每个托位6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的,给予托育机构每人每月300元的运营补贴,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同时落实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执行居民价格标准。三是全力助推托幼一体化发展。健全制度规范,印发《关于我市托育机构试行托育收费标准的通知》,明确普惠性托育机构收费上限,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有效减轻家庭育儿负担。强化部门协同,印发《加强交流沟通助推托幼一体化发展的通知》,建立以卫健委为牵头单位,发改、教育、住建、资规、团市委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幼儿园延伸托育服务。优化服务供给,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支持社区建设嵌入式托育点,2024年新增普惠托位230个,切实解决"入托难"问题。
(三)加强托育市场社会宣传引导
我委高度重视托育服务宣传工作,坚持“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全方位推进科学育儿理念传播。在线上宣传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各类微信公众号等政务新媒体平台,宣传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和机构托育的专业优势。通过发布《托育服务政策解读》等系列内容,突出机构托育在促进幼儿早期发展方面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有效促进家长育儿观念转变,提升社会对托育服务的接受度。在线下活动方面,我们创新开展“唐山托育服务宣传月”系列活动,成功举办“冀育希望燕赵大讲堂”等品牌活动,邀请知名育儿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同时结合生育友好城市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制作发放宣传手册2万余份,覆盖全市所有街道社区。通过建立“政策宣传+理念引导+服务推介”的全方位宣传体系,有效提升了群众对托育服务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完善“托育一件事”行政审批机制。依托联席会议制度或成立工作专班,分类研究托育机构备案取证难题,在法律框架内灵活解决消防等关键问题。联合属地政府开展民办托育机构专项调研,加强日常联系,优化营商环境,保护社会力量参与托育服务的积极性。二是加大人才培养。指导技工院校、培训机构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增设育婴师、保育员等托育相关专业,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此类专业的招生宣传力度。加强托育从业人员培训,并按规定给予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职业技能认定补贴。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培训质量。会同相关部门、行业组织托育相关职业技能大赛,培养选拔优秀人才,并进行大力宣传,激励更多的人从事幼教工作。三是强化托育服务监管。加强对全市托育机构质量安全、安全生产、运营秩序等方面的监管。压实机构主体责任,健全行业自律规约。逐步完善监管方式和手段,推进协同监管和信息共享,实现部门间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
扶持民办托育机构发展普惠服务,是缓解育幼难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未来需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加强资源整合与质量监管,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支持”的可持续托育服务体系,真正实现“幼有所育、普惠可及”。
唐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