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A)
唐卫案字〔2025〕43号
黄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医疗智慧化、精准化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唐山市卫生健康委以《“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为指引,坚持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深入推进数字化医疗健康服务,为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做好保障和支撑。
一、智慧医疗
(一)健康信息共享。我市医疗卫生领域应用的市级数据交换中心联通全市43家公立二级及以上医院,主要功能是向下抓取数据和对省级平台上传数据,包含个人信息、门诊信息、住院信息、检查检验信息、药品检测数据等在内的必做表25张,862个数据项。数据为三甲医院等级评审、医改考核、建立大病救治信息化台账等提供数据支撑。横向与智慧唐山公共数据资源交换共享平台共享静态数据。总数据量近6亿条,600GB数据,与其他业务数据共同编制形成政务数据资源目录、数据归集目录和数据开放目录。平台与我市智慧唐山数据中心实现信息共享,结合实际应用场景,为各级数据需求单位提供数据项。
(二)互联网+便民服务。一是建成市人民医院、市第二医院、市中医医院、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中心医院等5家互联网医院,针对不同病种,探索健康管理服务路径,提供院内院外一体化的连续健康管理服务。二是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拓展服务模式,全市所有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通过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支付宝小程序、互联网医院等方式,不同程度开展分时段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检验检查结果查询、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线上便民服务,不断提高便民惠民服务效率,加强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三是我市全力推进电子健康卡接口改造及应用工作,目前,完成48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接口改造并实现上线应用,同时,按照《河北省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实施方案》要求,推动电子健康卡(码)与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两码互认,实现群众持电子社会保障卡在相应医疗机构挂号就诊。
(三)远程会诊。一是以我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为试点,积极推动远程诊疗、双向转诊工作。建设了包括远程诊断服务平台(影像云、病理云、心电云)、分级诊疗协作平台、双向转诊协作平台、远程会诊云平台、其他辅助远程云平台,已有204家单位完成联网。实现了医联体内部患者病历信息共享、影像资料实时传输以及专家面对面网络会诊,形成“下级检查、上级诊断”模式,患者在家门口就享受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二是建设疑难重症医疗援助中心体系。唐山市建立了以市级医联体、县域医共体为依托,以分级诊疗制度为基础,以市级医疗资源为支撑,以北京优质医疗资源为后盾的资源全方位整合、流程全方位再造、方便快捷高效的疑难重症援助体系,实现疑难重症患者就医诊疗精准援助、无缝衔接,打通优质医疗资源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全市包括公立医院、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非公立医院在内的108家医疗机构依托市疑难重症远程会诊平台实现“一对一”或者“一对多”远程会诊。25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与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36家京津等地知名医院建立远程协作关系。
二、建设“智慧医保”
委员提出的建设“智慧医保”建议极具参考价值,市医保局已积极向省医保局汇报,争取将我市纳入大数据应用相关试点范围,在推动线上医疗服务医保支付方面,将密切关注省级政策动态,探索将符合条件的线上问诊、复诊续方、用药配送等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同时,市医保局全力推进电子处方在医保、医疗、医药业务上的流转机制建设,依据《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落实好国家规范医保药品外配处方管理相关规定的通知》(冀医保办〔2024〕32号)要求,我市已于2025年1月1日实现“双通道”定点零售药店和门诊保障定点零售药店的电子处方流转。在整合医疗费用报销补助政策方面,我们将加强与商保、民政、残联、乡村振兴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探索建立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创新老年人等特定群体线上“可代结”服务和“先记账、后结算”模式,实现医疗费用一站式即时结算,切实提升群众就医结算的便捷性。
二、保障数据安全
在医疗数据安全管理方面,我们将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完善医疗数据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医疗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审计制度,加强对数据传输、存储和使用全过程的监管,确保数据安全。严格落实患者隐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遵循最小必要原则处理患者数据,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隐私保护意识,并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宣传患者隐私保护知识,提升群众自我保护能力。
下一步,我委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要求,抓好卫生健康信息化工作,拓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创新应用场景,为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院管理效率保驾护航。
唐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