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A)
唐卫案字〔2025〕47号
李卓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依靠“互联网+”,发展创新智慧养老托育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金融支持与服务方面
我市立足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做好养老托育金融服务。一是在全辖范围内开展银行保险机构支持养老、托育产业发展专项调研开展专题调研,摸底实际情况,了解机构养老金融工作进展。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养老托育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银行保险机构在养老金融、风险保障、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优势,助力构建多层次养老托育服务体系。三是鼓励银行机构探索引入政府融资担保机制,通过提供专属产品、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支持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设备研发制造情况。四是鼓励保险机构针对产业发展特点和要求,发展老年助餐、助浴等业态责任保险,丰富面向老年群体演出、体育、旅游、出行等领域。
二、完善人才培养方面
一是构建高端人才培育平台。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院校建设养老托育服务实训基地。2024年,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成功获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项目覆盖养老护理员、育婴员、健康照护师、保健按摩师和健康管理师5个职业(工种),每年可培育相关职业高技能人才达2000人次,为养老托育行业输送专业高端人才。二是夯实康养人才培育基础鼓励技工院校和培训机构开设养老康养专业。目前,唐山劳动技师学院、河北机车技师学院等8家职业(技工)院校开设康复护理、老年照护、幼儿教育、健康服务与管理等养老托育相关专业;迁安市大成按摩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60余家民办培训机构开设保育员、育婴员、养老护理员、家庭服务员、公共营养师等相关培训职业,为培育与服务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养老托育人才奠定了基础。三是完善人才培育政策。鼓励支持养老护理员、育婴员、保育员等养老托育从业人员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按规定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将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养老托育相关职业工种纳入紧缺急需目录,并提高职业培训补贴标准,有效激发了培训机构参与养老托育人才培训的积极性。四是开展养老托育人才培养。加强养老托育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推行养老托育“职业培训包”和“工学一体化”培训模式。2020年以来,累计培训培养育婴员17782人次、保育员5682人次,覆盖从初级到高级的技能层次。2024年,培训公共营养师、养老护理员等康养专业技能人才3500余人次。
三、下一步计划
(一)开展生育友好宣传。一是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我市人口发展新形势,做好生育友好宣传教育。二是市、县两级妇幼保健机构利用现有信息化平台、手机客户端,传播科学育儿知识,增强家庭科学育儿能力。三是依托具备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关规范要求,为0-3岁婴幼提供新生儿家庭探访、健康管理和健康指导服务。
(二)推动多种形式托育服务。推动单位福利性、托幼一体化、社区托育等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发展。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资源优势,鼓励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托育服务;推动各单位采取单位自建、园区集中托育、用人单位+第三方服务等模式,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在现有成长驿站的基础上,推进托育、养老、社区服务一体化的嵌入式社区服务,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
(三)推进托育服务数字化建设。依托全市统一数字化服务平台,嵌入托育服务数据模块,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托育服务动态管理,推出方便家长可查可看可互动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做到托育服务有标准、行业发展有监管、婴幼儿在园生活看得见,实现婴幼儿“放心托”。
唐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