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是本届冬奥会刚刚加入“冬奥大家族”中最年轻的项目。在2月15日的元宵佳节,天才少女谷爱凌不负万千期望,在女子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为中国队再夺一枚冬奥会银牌。而在谷爱凌冬奥封神的高光一刻,有这样一名赛事医疗保障医生,尽管近在咫尺却必须坚守着岗位,只能等到最后一位观众离场后,与创造奇迹的赛道自拍作为纪念。他就是唐山市第二医院驻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医疗保障队医生张辉良。
作为北京冬奥会的三大赛区之一,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承担着冬奥会单板、自由式滑雪项目、包括坡面障碍技巧、U型场地技巧、雪上技巧、空中技巧、障碍追逐、平行大回转六条赛道。多变的场地、冰雪上的翻腾、速度和力量的碰撞。。。。。。这些都是冰雪项目所独有的魅力。不同于拼速度的高山滑雪,坡面障碍技巧项目对选手的滑雪技巧要求更高,每场比赛设置的障碍都不尽相同,可以说是“雪上杂技特种兵”。比赛中要求运动员要在一系列固定的道具上和跳台区连续完成花式动作。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赛道高差最少为150米,平均坡度应在12度以上,有3个道具区和3个跳台构成,选手们要在6个障碍上旋转翻越,一次飞行跨度可达20米,腾空速度非常快,跳跃高度约有3层楼高,运动员一旦发生伤情,通常比较严重,有些甚至会危及生命,赛场上有意外,但医疗保障不能有意外。
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项目作为本届冬奥会的全新项目,可供借鉴的医疗保障和救治经验非常少。张辉良作为北京冬奥会医疗保障队的一员,起初有些心里没底,颈托、固定支具、伤员搬运等一些在手术室里很容易的工作,在天寒地冻、溜光脚滑的雪地上,却让他显得笨手笨脚。为了尽早熟悉场地和救治流程,大约在冬奥会开幕前一年,张辉良就随医疗保障队一起开始进行各项技术准备和演练。摔跤、流汗,甚至受伤都是常事,但张辉良从来没叫过苦,反而是憋着一股劲,滑行、验伤、施救、转运烂熟于心的流程被演练过一遍又一遍。现在他可以充满信心的出现在冬奥医疗保障队伍中,站在谷爱凌、苏翊鸣等中国奥运健儿的身后。
救援医生的职责,就是在任何天气、任何时间,随时待命,提供保障。张辉良所在的医疗保障队,每天早7点上山,7点40到岗,全天体感温度零下30多度,好几个小时都会呆在山顶上,陪伴训练的运动员度过一个个紧张的备战阶段,见证一次次的突破时刻。其实,在成为冬奥会医疗保障医生后,高密度的训练占据了张辉良几乎全部的时间,他无法像过去一样陪在家人身边,但家人以及医院领导都在背后全力支持他的工作。家人的理解和医院的支持,给张辉良提供了无比坚强的后盾。
凌空绽放的时刻来了!2月15日元宵节,女子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谷爱凌以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再次上演逆袭“神剧本”,以得分86.23分,后来居上获得银牌。她的表演征服了裁判、征服了现场观众,张辉良和他的战友们是多想一起相拥庆祝这一高光时刻啊,但他们却必须坚守岗位,保持冷静,只能把欢呼放在心里,直到全场观众全部离开,张辉良和医疗保障队的工作人员才有空闲时间,以谷爱凌绝地反击的赛道为背景拍了一张珍贵的照片,来纪念这个历史时刻。
北京冬奥会女子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赛已完美谢幕,但张辉良的医疗保障任务还在继续,接下来苏翊鸣等中国奥运健儿的冬奥之旅背后还将有张辉良和战友们的默默守护。在冬奥冰雪赛场上,各国运动员展现冰雪竞技风采,希望张辉良与冬奥医疗保障团队一起书写北京冬奥会医疗保障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