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卫健动态

卫健动态

为公立医院提质增效 多位管理者贡献良方

发布时间:2022-03-22 10:43:31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体系,通过体系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逐步实现从规模扩大向提质增效转变。”在近日举办的“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线上云会议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雷光华提出,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

  “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线上云会议由健康报社主办,武田中国公益支持。与会专家结合自身工作,围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党建、医疗质量提升、学科建设等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交流,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分析现状、开出良方、贡献新策。

  明确医院高质量发展内涵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高华指出,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医院发展模式已经由数量转向质量,由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

  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就医习惯,促发线上诊疗等一系列重大改变。因此,公立医院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和新的发展趋势。

  王高华认为,“舒适化”也是医院发展的一个趋势,医院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仅要把患者治好,还要保证其就医的舒适体验。

  总体而言,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诊断精准化、治疗舒适化是未来医院发展的方向。

  同时,员工的综合培训也非常重要,包括法律法规培训、人文知识培训、心理健康培训、专业技术培训等,要多管齐下,强调医生和护士的职业化训练,只有优秀的员工,才能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武田中国副总裁娄渝同样认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医院本身的责任,也是制药企业的责任。制药企业要不断创新、潜心科研,为医生、医院提供更优质的药品,更大限度地满足患者需求。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康德智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他表示,高质量发展是指通过质量、效率以及动力的变革,实现医院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做好“五新一加强”。

  “五新”包括:一是构建新体系,解决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二是把握新趋势,这是现代公立医院院内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三是通过加强运营体系、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和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建设提升新效能;四是注入新动力,要改革薪酬分配制度、健全医务人员的培养和评价机制,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五是塑造新文化,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建设特色鲜明的医院文化。

  “一加强”是指:要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副院长蔡威认为,医院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要达到五个方面的标准。

  一是顶尖的医疗技术和特色化优势,能够更快更好地改善患者病情。

  二是质量过硬。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只有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全程的质量控制标准,落实两级管理责任,强化核心制度,才能保障院感防范措施的落地实施。

  三是医疗服务要高效,解决群众看病就医“前、中、后”服务的问题,使其得到更好的预约体验、准确快速的医疗服务以及更精准的随访,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四是管理要精细,由增加诊疗项目、增加收入转向规范诊疗、成本控制,这也是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管理的核心所在。

  五是满意度要提高。“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医院好不好,老百姓说了算,这就体现在老百姓对医院的依从性和依赖度上。

  蔡威总结说:“总体来说,要想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取得更好成绩,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继续围绕国家相关政策精细开展工作。”

  总结医院高质量发展经验

  雷光华结合医院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夯实三大基因、全面强化五大要素、坚定把握四大路径、湘雅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模式。

  雷光华介绍,三大基因即红色基因、湘雅基因和国际基因;五大要素即精细科学的现代管理、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高效低耗的医院运营、面向人民的医学创新以及德才兼备的人才队伍;四大路径即党建引领、制度保障、体系促进、文化提升。

  雷光华认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公立医院自身身体力行,更需要政府的引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

  湖北省中医院院长何绍斌认为,加强中医院高质量发展应该注重两个方面的结合。

  一是政府把控和调控要做到位,把存量盘活。

  二是医院的改革应围绕国家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开展,包括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的完善,学科建设的加强和文化的提升等。

  何绍斌指出,中医院高质量发展要着重加强两个方面:一是提升自身实力,二是发挥自身特色。“我认为医院的价值在于把患者的病治好,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在治疗能力上均存在短板,因此,我们要补齐短板,发挥优势,做到中西医结合。”他说。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吕富荣指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科学管理和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科学管理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在学科建设方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新性提出了学科提升工程,提出了以品牌学科引领、优势学科驱动、特色学科突破和培育学科帮扶的学科发展策略。

  在科学管理方面,医院主要通过落实精细化管理,落实省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目标任务,关注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胡鹏表示,“十四五”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将抓住发展机遇,以患者健康需求为中心,紧跟国家和上级指挥棒,建设重庆领先的、西部前列的、全国一流的医院。

  第一,做好两个院区的差异化和精细化发展。

  第二,在管理上,要把现代医院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纳入医院发展规划中,将管理理念和举措提档升级。

  第三,在科学研究方面,希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扩展。医院在重点工作和任务上做了一系列布局,主要在转化医学中心、医学数据中心以及期刊建设上下功夫。

  第四,人才建设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医院通过一系列的人才重点项目布局,使学科建设得到进一步提升。

  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宋俊指出,2022年襄阳市中心医院将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一,加强人才引进。注重用好人才,打造人才的培养路径。

  第二,学科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医院以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重点专科为抓手,以疾病为纽带组建学科群、组建研究所,以学科群推进特色发展。

  第三,狠抓医疗质量安全、狠抓临床路径管理、狠抓标准化建设,提升患者满意度。

  此外,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以及提高医院核算体系也是工作中的重点任务。

  支付方式改革是必然

  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副院长邓平认为,DRG是一种支付方式,也是一种管理手段。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医院开展支付方式改革是必然要求。

  推进DRG付费改革,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提高病案首页质量,进一步加强病案内涵建设;第二,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提升和成本控制,成本管理是医院内部精细化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用药、合理耗材、流程再造等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

  邓平认为,DRG付费改革倒逼了医院提高质量和安全,不断促进医院发展。在实操过程中,医院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指导和部门的沟通,对于临床来说要多做培训,多做指导,加强各部门联动。

  第二,要加强DIP(按病种分值付费)监管、监管用药次均费用、监管用药战略的把控。

  第三,要加强沟通,加强与医保科、临床科室以及医务人员的沟通。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DIP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医院,近年来,在深层次管理、考核、付费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效。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李俊明结合医院实际工作,介绍了六方面措施。

  第一,先吃透政策,制订规则,推广使用新的支付方式。

  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分值测算、智能化建设、分值核对、数据分析、运营辅导和医保基金内部治理,引导医院实现医保预算科学化、成本管控精准化、病种结算合理化、病案首页标准化以及医疗行为规范化。

  第二,建立健全内部机制,设立DIP专管员,及时反馈。医院要构建医院医保精准的管理单元,保障DIP管理策略落地执行,实现医疗质效增长。

  第三,明确责任,分工负责,协同推进。医院组建副院长工作专班,制订DIP责任清单,与医保、卫生健康部门保持联系。

  第四,强化基础。构建病案质控体系。病案是医保支付的主要依据,通过构建病案质控体系,严格执行质控流程。

  第五,抓好落实。建立DIP分值费用监控系统,定期反馈指标控制、资金监管、政策执行等情况,规范临床医疗行为。

  第六,加强监管。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建立医院内部监控责任制,落实到相应科室责任人,维护医院的良好秩序。

  积极引导医疗服务的结构调整,着重调整专科医疗服务结构、病种结构、收入结构、技术结构以及医养服务结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孙晖在讨论环节总结了本次会议的三个特点。

  一是参会人员经验丰富,又都是来自于湖北、湖南、重庆等各个区域的优质医院的负责人。

  二是内容非常紧贴主题,对于公立医院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如何建设、从哪些维度实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分享。

  三是解答了外围支付方式改革与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之间的难点问题,该问题非常值得研究,这是保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