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河北省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新闻发布会。省财政厅社会保障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安瑞艳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请问财政部门在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上有什么工作举措?
答: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今年我省落实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对标福建三明医改经验的重要举措,对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运行效能、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具有深远意义。按照我省刚刚出台的《河北省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方案》,省财政厅将从三个方面,在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上持续发力。
一、加强财力统筹,持续加大对县域医共体投入力度。
为提升县域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根据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需要,聚焦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不折不扣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责任。一是下达省以上基本公共卫生补助资金近43亿元,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标政策,人均补助标准由79元提高到84元,连续13年提高财政补助标准。这些资金打包支付医共体,由医共体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二是安排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资金4亿元,支持全省所有县区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重点提高医共体牵头医院诊疗能力,提升服务带动水平。三是积极筹措资金近7000万元,专项支持县级医院骨干专科医师、助理全科医生、城乡对口支援“春雨工程”等基层卫生人才培养项目,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医学人才柔向流动与融合发展。
二、坚持守正创新,建立完善医共体资金运行管理新模式。
根据医共体内不同医疗卫生机构的层级与功能定位,坚持“分类施策、规范管理”的原则,将医疗卫生机构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统一管理,强化预算约束,规范预算执行。下一步,我厅将跟进改革财政补助方式,完善县域医共体内各类医疗机构的财务运行实施办法,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建立与医共体模式相适应的预算管理和财务核算体制,从机制上推进人财物实现集中统一管理。
三、注重绩效管理,全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为进一步加强统筹联动,激发医共体运行活力和发展动力,我们将建立财政补助资金“双挂钩”机制。在医共体内部,指导市县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财政投入、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划拨与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充分调动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在医共体外部,省级财政在分配中央与省级补助资金时,将与各地医共体推进速度、建设成效、紧密程度等情况紧密挂钩,充分调动各级政府推进改革的积极性、谋划路径的主动性和完善机制的创新性,切实推动县域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