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卫健动态

卫健动态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提示:春节将至,关爱保护重点人群

发布时间:2023-01-17 14:35:03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全国各地坚持关口前移,有序开展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分级分类动态服务。1月1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呼吸、心血管、妇幼健康及营养领域的专家介绍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

  新冠与流感同时预防  

  现在正值冬季,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加之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感染风险增加。老年人群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感染后容易发生危重症,因此是防护和救治的重点人群。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燕明表示,眼下需要对两种呼吸道常见传染病做到同时预防、科学防护。新冠病毒感染和流感都是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二者临床表现、传播途径和防护手段都很相似。她提示,公众外出、去人多和密闭空间时要戴口罩,注意清洁双手和房间通风。

  “新冠病毒感染和流感都是通过疫苗可以有效防护的疾病,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李燕明说。

  “阳康”进补要循序渐进

  发布会上,相关专家对“阳康”人群的用药和营养等问题作了重点介绍。一些公众认为,在“阳康”之后需要继续用药以巩固疗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赵扬玉表示,药物主要用于新冠感染后的对症治疗,如果发热、腹泻、咳嗽等症状已经消失,应该及时停药,以免过量用药损害身体健康。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表示,新冠感染后要注意补充营养,“阳康”后应继续通过合理营养加速身体康复。要尽量保持食物多样化;保持良好饮食习惯,每日三餐定时定量;保证优质蛋白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做到餐餐有蔬菜、每天有水果。同时,还要保证每日少量、多次的充足饮水。

  此外,于康提示,“阳康”之后在进补方面不能操之过急。因为在“阳康”后,很多脏器包括消化道的恢复还需要一定时间,欲速则不达,太急、太多、太猛进补可能会适得其反,需遵循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

  孕产妇需注意防护与用药

  有些地区疫情感染高峰还没有过去,医院就诊量比较大,赵扬玉建议孕产妇尽量选择线上问诊,减少感染风险;去医院检查时,要戴N95口罩,做好防护。

  赵扬玉提示,孕产妇不要错过几个产检的重要时间点,早孕期间如果出现肚子痛或者出血,要及时通过产检排除宫外孕;从超声检查来讲,12周左右的NT筛查、22周左右的超声结构筛查也不要错过。

  对于孕妇感染新冠后的用药,赵扬玉说,如果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轻微,可以不用药,但需要通过多休息、适度饮水等慢慢恢复。如果孕妇发烧38.5摄氏度以上,则建议用药,可使用单方制剂。如果孕妇患有基础疾病,建议用药前咨询医生。

  “从现有数据来看,新冠病毒母胎传播的可能性很低,请孕妇妈妈放心。”赵扬玉说,“母乳是新生儿最佳食物,母乳本身不传播新冠病毒,应该鼓励和支持母乳喂养。”

  赵扬玉建议,如果产妇感染了新冠病毒,那么产妇可以把乳汁挤出来,再由其他家庭成员来喂养新生儿。

  密切关注基础疾病患者

  北京安贞医院常务副院长周玉杰提示,感染新冠病毒以后,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发生紊乱,血管斑块容易发生炎性反应,并且血栓的发生率可能也会增高,从而导致原有基础心脏病的加重。

  “患者在咳嗽、发烧的时间段容易合并低氧血症,一些老年心血管病人的症状是沉默型表现,有一种‘消音器’效果,表现不像年轻人那么明显。”周玉杰提示说。

  基础疾病患者平时已经服用了一些药物,感染新冠又服用退烧药等,如果喝水少,水电解质平衡可能发生障碍。周玉杰提醒说,患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不要等、拖、耗,一定要及时治疗。为防止重叠用药问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调药。

  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新冠感染后发生重症的一个高危因素。李燕明表示,新冠病毒感染和慢性呼吸道疾病都属于呼吸系统疾病,一旦罹患新冠病毒感染,以上人群还容易出现基础肺病的急性加重。老年人一定要对自己的健康状态有充分了解,要了解自己的基础体温、基础血压、基础心率、基础呼吸状况、基础氧饱和状态。如果感染新冠病毒,还要加强对呼吸整体状态、咳嗽咳痰等情况的监测。如果体温已经正常,再次出现体温升高,特别是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时,要及时就医。

  对于旅途和返乡后儿童健康防护问题,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建议,尽量不要给孩子安排长途远行,出行前建议准备好口罩、免洗的手消或者消毒湿巾。家长出行前要了解目的地的疫情流行和人员流动情况,尽量不去人员流动过于聚集的地方。春节期间的聚餐、聚会无法避免,建议尽量少带或者不带低龄儿童参加聚餐、聚会,保证孩子的饮食合理和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