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 政民互动 > 征询调查

征询调查

奥密克戎感染者血液生态有何变化

发布时间:2023-05-26 08:35:40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程涛团队与西湖大学郭天南、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沈中阳、天津大学海河医院王西墨合作,应用多组学整合分析,从血液生态的视角系统,解析了新冠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血液组分及组分间互作关系的动态变化。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免疫》杂志。

  血液生态系统由不同的血细胞、微环境细胞、血浆各成分间复杂而高度协调的相互作用组成,是维持组织器官之间互作的信息纽带。血液生态的失衡是感染各种其他系统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根源。“目前,奥密克戎感染者不同疾病阶段和严重程度下血液中各种分子和细胞的动态变化尚不清楚,我们对其复阳的潜在分子机制也知之甚少。应用血液生态系统理念剖析奥密克戎病毒感染,对其诊疗与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程涛介绍。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收集到1000多位新冠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的血细胞和血浆样本,针对其临床表型、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和免疫库等各种血液成分进行了分子层面的系统解析。

  首先,研究者通过临床分子检测发现,感染后患者所处的不同疾病阶段对细胞和分子的影响最大,相较而言,轻型和普通型样本间无显著分子差异。血浆蛋白组和代谢组分析发现,奥密克戎感染组出现大量血小板相关改变。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奥密克戎感染者的血小板中,干扰素介导的抗病毒信号显著增强,而血栓形成特性则显著低于原始毒株感染组,提示血小板功能可能存在由原始毒株感染中促血栓的“帮凶”到奥密克戎感染中抗病毒的“英雄”的变化。通过单细胞组学分析发现,血小板倾向与白细胞形成广泛的聚集体,以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而且聚集体的比例随着疾病不同阶段发生动态变化。

  研究者还观察到,复阳患者的B细胞受体克隆减少,抗体产生和对奥密克戎病毒的中和能力均显著降低,可能是导致复阳发生的重要原因。该现象也提示,抗体或者血浆治疗或许是预防或治疗复阳的潜在手段。研究者开发了一个基于多个血浆小分子代谢物、蛋白质及临床指标的联合机器学习模型。该模型可以比较准确地在奥密克戎患者出现复阳前预测其出现复阳的可能性,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