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唐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谋划

发布时间:2023-09-01 14:51     来源:唐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字体: 】     打印

2023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卫生健康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和区域均衡布局,不断扩大优质、普惠、贴心的健康服务供给,全市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健康河北建设考核中唐山市排名全省第二。2023年健康河北建设考核指标共有14大类20项指标、涉及6个部门,已完成或超额完成指标14项。

一、严格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巩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果。一是制定预案防未然,印发《唐山市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应对处置预案》《唐山市可能出现的新冠病毒致病力增强变异株应对预案》。二是强化监测早发现。在市人民医院、妇幼医院和遵化人民医院流感哨点医院的基础上,将曹妃甸区等6个点位纳入新冠病毒感染监测范围。三是重点人群分类管。对65岁以上老年人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全市已完成1217044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摸底。组建8276支家庭巡诊小分队,落实落细新冠重点人群健康监测管理服务。四是感染患者有效治。率先推出《唐山市分级分类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工作方案》。开展重症救治人员培训,共举办20场次、培训医务人员2000余人。

二、持续深化卫生健康事业改革,推动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一是医改成果持续巩固深化。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2023年梯次推进玉田、迁西、丰南、丰润、曹妃甸5个县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1季度全市公立医院管理费用占比11.55%,较上年平均水平降低0.69%。二是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深入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全市三级医院中已有5家实现床旁结算、5家实现预约诊疗;二级医院中已有14家实现预约诊疗。11个县(区)设立县级护理质控中心。健全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2023年6月1日开始全市范围内使用120救护车交通费用全免,累计受益群众超2.3万人次。三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迅速加强。完成市县两级疾控局挂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项目积极推进。春夏季传染病防控落实到位,持续加强鼠疫、霍乱、疟疾等传染病监控,接种流感疫苗14007剂次。疾控类项目工作扎实推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不断巩固。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全市婚检率达到了76.85%。持续推进“健康企业”和“职业健康达人”创建,2022年全市获评省级健康企业24家、省级“职业健康企业”41家、省级“职业健康达人”34名。四是京津医疗协同发展成效显著。市工人医院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达成学科共建合作,加挂“学科区域协作中心”牌匾。市第二医院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敖英芳教授、刘忠军教授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唐山市骨科运动康复医学高质量创新发展中心成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和市人民医院共同成立的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唐山分中心揭牌成立。市妇幼保健院与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院士签约,唐山市妇产医学高质量发展中心揭牌成立。截至目前,35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京津优质医疗资源开展合作130项,对接38个北京机构和17个天津机构;合作开展国家级科研项目12个,省部级科研项目6个,市厅级科研项目3个。

三、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全力提升卫健服务能力

发扬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全力以赴抓巩固、建机制、谋创新、攻难点,各项重点工作稳中有进、进中向好。一是基层卫生网底更加完善。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8家推荐标准、7家社区医院通过验收省级验收。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安排义诊活动18296人次。优化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布局,由原有5335个村卫生室通过邻村联建、巡诊派驻等方式优化为4517个。二是卫健项目建设持续拓增。市工人医院一期工程、市中医医院迁建、市第二医院骨科大楼、市中心血站迁建等项目有序推进,年内新工人医院一期主体完工,市中医院迁建、唐山二院骨科大楼年内竣工。三是爱卫创卫工作全面提升。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工作,举办“爱国卫生月”集中宣传暨春季病媒生物防制活动,向省爱卫办推荐开展创**家级卫生乡镇34个。四是“一老一幼”服务供给不断加强。打造老年友好社会环境,4个社区被省拟推荐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率达到88.86%,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总体覆盖率达到93.02%,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部与养老机构签约。积极推进婴幼儿托育服务工作,实现了全市备案托育机构和试点县级全覆盖,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3.0个。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市本级共计下达2023年度奖扶、特扶资金4855万元。五是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加强。获得中央、省级财政奖补资金520万元。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获批省级继教项目42项,列入2023年度省级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50项,获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51项。2022年度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绩效考核中,所有项目资金执行率、项目完成率、系统填报完成率100%。六是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工程,覆盖率达到了95.89%,无创产前基因免费筛查13655人、孕妇耳聋基因免费筛查13299人。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弯防控工程,已完成青少儿脊柱侧弯筛查814337人、占全年任务的86%,建立学生脊柱健康电子档案201081人。托育机构示范创建工程,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市40家托育机构已全部完成标准化创建工作,增加市级受益托位1200个。为全市14周岁女童免费接种HPV疫苗工程,已完成HPV疫苗第一剂30065人次的接种工作,完成率为104%。疑难重症患者医疗援助工程,市、县两级疑难重症医疗援助中心已建设完毕,搭建起市级“疑难重症远程会诊平台”和京津“疑难重症远程会诊平台”,完成市、县两级医疗援助会诊专家库建设,已累计完成远程会诊662例、转诊8例。医疗救治能力提升工程,市、县两级传染病院床位总数达到2060张,完成全市192家乡镇卫生院升级改造工作。

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卫生健康需求,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健康行动和中医药强市建设,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和区域均衡布局,不断扩大优质、普惠、贴心的健康服务供给,为打造更多更好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唐山篇章贡献卫健力量。

一是强化监测预警,构筑防疫安全网。持续做好病毒变异株监测,实时掌握病毒株变异趋势,并作出分析研判。一旦发生局部范围新冠病毒感染流行,及时启动疫情流行应急监测。严格乙类传染病法定报告程序,落实信息报告管理要求,督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时报告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倡导公众遵守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增强群众防控意识;持续推进城乡环境整治,不断完善公共卫生设施。

二是巩固医改成果,打造医疗新高地。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以降药价为突破口,推动“三医”协同发展。持续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坚持以考核促提升,完善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办法,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和督导评定性作用。梯次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提质扩面,整合优化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力争实现2023年底全市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全覆盖。

三是开展医疗援助,打造援助新模式。以为民情怀建好市、县两级疑难重症医疗援助中心,继续完善医疗援助信息网络,进一步规范远程会诊工作,加强专家库专家学习培训,常态化开展疑难重症远程会诊工作。在常态化运行的基础上,以群众满意度为检验标准,进一步提炼典型案例,浓厚宣传氛围,真正实现疑难重症患者就医“零距离”。

(四)加强队伍建设,建好专业人才库。加强系统医疗人才引进,加大岗位开发力度,全市卫健系统年内计划引进4000人。强化就业引导力度,支持在唐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鼓励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医养结合新行业创新创业。加强基层医疗人才保障,进一步完善《关于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的实施方案》,创新乡村医疗卫生人才“县管乡用”“县招乡聘村用”机制。加强绩效管理量化考核,加强群众满意度调查,强化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态度、质量、效率的直观评价。

(五)加快项目建设,跑出建设加速度。按照“人头对人头”工作机制,逐项目制定目标任务,落实日报告、周调度、月总结制度,切实加快市工人医院一期工程项目、市中医医院迁建项目、市第二医院骨科大楼项目、市中心血站迁建项目等4个续建项目和市第五医院精神康复中心建设项目、市协和医院手术外科综合楼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心项目、华北理工附院花海院区项目等3个新开项目建设,确保年内新工人医院一期主体完工,市中医院迁建、唐山二院骨科大楼竣工,全面夯实我市医疗资源硬件基础。

(六)关怀一老一幼,织密民生保障网。加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院)老年病科建设覆盖率达到100%,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选取有意愿的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开展提升行动。强化政策导向和激励,落实托育机构奖补政策,降低家庭养育成本,提高家庭托育意愿。以路北区、迁安市为试点,扶持普惠性托育机构发展,特别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单位自办托育机构,尽快形成“全市示范、全省领先、群众有感”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志性成果。

(七)推进创卫工作,创建健康宜居城。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各级各单位加强环境整治和病媒生物防制活动。组织创建卫生县、镇、村,指导申报省级卫生镇、村按照标准创建。进一步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尤其加大建成区的创建力度的督查指导,确保通过省级创卫评估。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通过开展培训等多种形式,营造全民创卫浓厚氛围。继续推进《唐山市爱国卫生条例》立法工作。

(八)办好民生工程,服务群众有温度。加快未完成民生工程进度,对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工程、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弯防控工程、疑难重症患者医疗援助工程、医疗救治能力提升工程,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切实加快工程进展,确保10月底前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对全市14周岁女童免费接种HPV疫苗工程、托育机构示范创建工程等2项已完成任务,要深入开展回头看,切实提升工作质量。

网站地图